在蝦稻輪作模式中,每年6月中旬后開始種植水稻,上市小龍蝦(克氏原螯蝦)的數量逐漸減少,價格一度走高。為獲取高收益,許多池塘選擇在高溫期養殖小龍蝦,但在養殖過程中,缺氧、藍藻、應激等問題頻頻發生,且高溫延長了養殖周期,增加了風險,所以養殖成功率不盡如人意。為此,我們分析下高溫期應該如何操作,才能提高養殖成功率。
一、降溫處理
小龍蝦在水溫15-28℃時,生長速度較快,當水溫高達33℃以上時,生長便會明顯減緩。所以,高溫期控制池塘溫度尤為關鍵。建議:
1、加深水位,保持1.5m以上,減緩水溫上升速度。
2、適當肥水,合理栽種挺水或浮水植物,可以有效起到遮蔭降溫的效果。
3、定期改底,減少底部有機質積累,減少池底發熱問題。
二、保障溶氧
隨著溫度的升高、池塘污染的加重,水體極易出現溶氧偏低的情況,進而影響小龍蝦的正常生長,甚至出現死亡。建議:
1、合理控制放養密度,尤其是無增氧設備的池塘,養殖密度不宜過高,否則,易延長苗種生長周期,存活率低。
2、安裝增氧機,提高池塘溶氧,有條件池塘可安裝底層納米增氧,或安裝抽水泵加排水。
3、注重保草、肥水,如“活力碳”、“草根生”、“肥水肽Ⅲ”等,增加池塘自身產氧能力。
4、定期改底,如“底居安”,減少池塘底部有機質耗氧因子。
三、控制藍藻
藍藻是高溫期池塘較為常見的問題之一,危害較多。白天易導致溶氧過飽和出現氣泡病,夜晚易引起池塘溶氧不足導致小龍蝦缺氧問題,而且藍藻死亡后產生的大量毒素也會影響小龍蝦的正常生長。建議:
1、合理使用活菌制劑,如“利菌多”、“活力碳”、“利苗多”等,平衡藻相,以菌抑藻,有效抑制藍藻生長。
2、提高水草活力,如“活力碳”、“肥水肽Ⅲ”等,減少池塘氮、磷等物質含量,減少藍藻所需營養。
3、使用增氧機或抽水泵,增加水體流動性,減少藍藻暴發。
4、適當放養花、白鰱寸片,濾食藻類,生物控藻。
四、減少應激
當水體不穩定時,小龍蝦易出現應激性蛻殼,由于此時小龍蝦體內營養積累不足,導致蛻殼后的規格增幅偏小,嚴重影響正常生長速度。因此,必須保障池塘水體穩定性,減少應激。建議:
1、定期解毒、改底,如“碧水安”、“底居安”等,改善池塘環境,減少污染,穩定水體。
2、注重保草,如“活力碳”、“草根生”,適當肥水,如“肥水肽Ⅲ”,保障水體穩定性。
3、內服保健,如“營養快線”、“利多精”、“魚大四號”等,增強體質,提高抗應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