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春以來,各地都出現了倒春寒,氣溫比正常年份普遍降低了5~6度。小龍蝦養殖戶年初計劃的成蝦早上市、蝦苗早投放基本上泡了湯,各種養殖措施,如加水、肥水、投食、起捕都不能操作,只能往后推遲。
如果在溫度低的時候,強行往蝦池中加水,會造成什么影響呢?一是水體更瘦。冬季蝦池中的水本來就不容易肥起來,繼續增加外源水,將會稀釋水體的肥度,導致水體變瘦。二是影響蝦苗生長。往池中加水時,帶來響聲和水體的流動,將會引起蝦苗的應激。蝦苗在低溫下活動加劇,會消耗蝦苗過多的體能,對生長不利。三是凍傷大蝦,影響春繁出苗率。低溫情況下加水抬高水位,會將池塘四周的蝦洞淹沒,導致大蝦過早出洞。剛出洞的大蝦體質虛弱,極易受到凍傷;部分抱卵蝦出洞以后,由于行動困難,營養得不到及時補充而凍死;受精卵也得不到發育,不能孵化出蝦苗。
所以低溫情況下,我們不能給蝦池過早加水。而要等到平均氣溫10度以上、滿足小龍蝦正常生長的條件時才能加水。養殖小龍蝦一定要順應自然規律,適時而為,切不可操之過急,那只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