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問題,應該為新養殖池塘投入蝦苗后出現大量死亡現象。對于養殖池塘出現大量投放蝦苗死亡的情況,原因很多。任何有關蝦苗運輸、投放方案、池塘水質環境以及投放后的管理都會導致蝦苗出現死亡。
從外部環境采購新蝦苗投入到養殖池塘,都會出現一定比例蝦苗死亡的現象。但過高的死亡率就需要分析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并及時處理。
下面就分析一下苗種投放后出現大量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1. 運輸原因:
運輸方面的原因也是導致小龍蝦苗種投入新蝦池出現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運輸主要涉及運輸方式與運輸時間。
目前小龍蝦產業的火爆,導致很多如四川、重慶、新疆、河北、廣西、云南等區域都開始有小龍蝦養殖。這部分區域養殖戶都需要從小龍蝦主產區采購苗種,尤其是大規模養殖。
目前小龍蝦主產區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區域,離所需要苗種的區域距離較遠,一般運輸時間都需要8-10小時以上,再加上捕撈、挑揀、裝車等工序,保守估計小龍蝦到達養殖戶手中都會超過12小時以上。
而目前小龍蝦苗種運輸多采用干法運輸,部分會配備冷藏車。這種運輸方式對于長距離運輸容易導致小龍蝦嚴重脫水,待放入到養殖塘口后苗種因長時間脫水,小龍蝦死亡率將劇增。
而且運輸中為了節省成本會將周轉筐盡量多裝,這對于青蝦苗是致命的。過度的重要與擠壓會使蝦苗嚴重受傷或死亡,最終放入養殖池產生大量細菌感染性死亡。
目前小龍蝦苗種采用的干法、常溫的長距離運輸方式是導致成活率低的最直接原因。如果想長距離運輸,盡量采用低恒溫的帶水增氧運輸法。
2. 養殖池塘水環境達不到放養標準:
目前很多小龍蝦養殖戶都是第一次接觸小龍蝦養殖,不了解苗種放養要求與流程。更甚者養殖池塘水環境達不到放養要求或沒有檢測及做放養試驗就直接投放苗種。最后導致苗種很難適應環境或水環境受污染等導致苗種高死亡率。
3. 放養后管理不到位:
目前很多養殖戶還是停留在小龍蝦好養殖、不用管理及投喂的思維中。當苗種投放后不管不問,任其生長,也不投喂與日常巡查。這種結果只能是小龍蝦苗種大量死亡,最終養殖失敗。
對于小龍蝦苗種投入養殖池高死亡率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避免長距離采購苗種,就近選擇健康、環境優越的塘口采購。再加上注重檢測放養環境及放養流程,苗種投放后再加上精細化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小龍蝦苗種的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