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頻繁的降雨容易導致蝦塘水位上升,以至水溫上下波動不定,容易傷到小蝦,不利于龍蝦過冬。而長時間的待在陰天環境下,不見日月的蝦塘,其水體溶氧量也會降低,養蝦人要及時為蝦塘補氧。此外,得不到光合作用的水草藻類,也會慢慢的枯敗,然后爛在池底進而影響水質!所以說在冬季頻繁的降雨,對養蝦人來說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不僅新手不知所措,養蝦多年的老師傅也很頭疼!
近日,受強對流天氣的影響,我國華中華南等地將迎來近一周的陰雨天氣,預計沿長江中下游流域地區的雨量較大。而對于天公的不作美,我們也不是沒有辦法!首先我們得解決降雨所導致的水位變化問題,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排水,根據當天的降雨量來決定要排多少水,排水的動靜幅度也不宜過大,因為這不是平常的換水、清塘工作!
排水工作簡單方便,而增氧、處理爛草、改善底質相對來講就要麻煩很多了!如果池塘周圍環境不好,頻繁的降雨會將大量的泥沙攜入蝦塘,導致水體渾濁、可見度下降、質地惡化!情況嚴重的會引發水草藻類大量死亡,水質進一步惡化,這些都是頻繁降雨帶來的影響。而要改善這一情況,首先得增氧,等雨勢較弱或是雨后晴天,養殖戶可以在中午增氧2-3小時,夜間1小時不間斷增氧。在氧量充足的情況下,水草不易死亡,而對于已經腐爛的水草,養殖戶則需要進行打撈,以免“爛勢”擴散!
調節水質,養蝦人可以通過投放生石灰來調節水體的酸堿度(每畝5-10公斤),達到改善水質。而對于降雨所帶來的水體渾濁這一問題,蝦農們可以適當的用藥物來提高水體的透明度。
總而言之,原本龍蝦過冬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如果養殖戶處在一個頻繁降雨的地區,那就要做好相關的防護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