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的行情固然可觀,但是并非人人都賺到了大錢,虧本的蝦農不在少數!其中絕大多數虧本的養殖戶,都是初出茅廬的養殖新手,鮮有“翻船”的行家。而據筆者觀察,虧本的主要原因無外乎這幾種,要么池塘選址建設出現了問題,要么就是喂養不當、水質管理不善,蝦塘里養不出蝦來。另外養殖模式過于落后,無法順應時代的發展遭到摒棄,也是蝦農賠本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養蝦人要想掙錢,首先得選擇一個好的養殖模式!
而在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介紹一種養殖效益較高,能夠趨利避害的“混養”養殖模式!在小龍蝦養殖業中,混養模式分有很多種,有魚蝦混養、稻蝦混養、蝦蟹混養和藕蝦混養。其中蝦蟹混養最被看好,因為每年的4、5月份是蟹病爆發高峰期,尤其是常見的抖抖病,一旦患病基本無藥可救。所以此時養出來的半成品蟹,可能還沒等養殖戶撈上貨架,就“夭折”在了池塘里。
而蝦蟹混養模式正好可以彌補這一問題,聰明的蝦農早在年前做好準備,在十一二月的捕撈季結束后,清理池塘,調節蝦蟹投放的比例,多投蝦苗少養蟹!這不僅可以減少明年蟹病帶來的損失,還能搶占來年3、4月份的龍蝦開春市場,做到趨利避害達到豐收!
蝦蟹混養也很簡單!在十一二月至春節前夕,等捕撈季結束后,養殖戶開展清塘工作,清除雜野,培育水質!然后投放青蝦蝦苗,每畝投放10-15千克(規格1-3厘米的蝦苗)。清理池塘和投放蝦苗對蝦農們來講都是入門的基本功,較為簡單,而接下來的冬季飼養管理工作可就是一場持久戰了!1-2月份天寒地凍,小蝦們出門活動的次數越來越少,變成了“懶蝦”,但養蝦人可不能有所松懈,要加強巡塘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要而言之,蝦蟹混養可以靈活調節龍蝦、河蟹的投放比例,做到趨利避害。如果養殖戶在年前做好準備,來年可以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