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全國范圍普遍都在大降溫,而在小龍蝦主要養殖區域甚至飄起了雪花,氣溫正式開啟零下模式。這樣的天氣對于小龍蝦養殖戶來說,最關系的莫過于這么冷的天氣池塘中小龍蝦能不能被凍傷或凍死,尤其是剛孵化出的蝦苗。
雖然自然環境中,小龍蝦在水中很難被凍死,但這并不代表低溫環境下小龍蝦不會被凍死。自然環境中小龍蝦不會被凍死也有前提條件的;而低溫環境中小龍蝦被凍死也需要有凍死的理論依據和實際證據。主要原因與奧秘在于養殖水體的溫度!而水的特殊物理性質又影響著水溫度。
水的密度特性是地球現存物質中最特特殊的,即水在4℃時密度最大!通俗的解釋為,冰天雪地時,1米以下底層水的溫度為4℃。即使水平面溫度為零下10℃以下!因為水在0℃以下時,隨著溫度降低,表面水會結冰而導致體積膨脹,造成密度變小,所以冰比水輕,浮在水面。而冰不利于傳熱,對底層水可以起到了很好的保溫效果。
因此低溫環境下,小龍蝦會被凍死的?赡莛B殖戶會在網上看到小龍蝦凍不死的文章或相應解釋。但如果養殖戶管理不善或沒有做好相應越冬準備工作,小龍蝦肯定會被凍死的。小龍蝦屬變溫動物,在水溫低于4℃時,存在被凍傷或凍死風險。小龍蝦凍傷時,腹部肌肉出現白斑,隨著病情的加重白斑也由小變大,最后擴展到整個軀體。病初時,小龍蝦平臥在淺水層草叢里;嚴重時,出現麻痹、僵直等癥狀。
養殖池塘底層水溫保持4℃是有條件的,主要影響因數為水位。如果水深只有10厘米,冰層可能結了10厘米,整個水層都是同溫層了,底層的水溫最高只有0℃,小龍蝦不被結在冰中困死,也會因承受不了低溫而死亡!特別是冰期超過3天以上,不被凍死,凍傷后的自癒率也很低。
那么小龍蝦養殖戶需要做好哪些預防工作才能避免小龍蝦在低溫環境中凍死呢?
防凍重在預防!養殖戶需要在發生自然結冰前做好相應準備工作。采取加深水位、人工打洞、堆放秸稈或深埋有機肥等,這些方式都能取得很好的防凍效果。
1.加深水位;在小龍蝦主要養殖區域冬季氣溫0℃以下時,養殖池塘水位達1米以上,底層水溫均會恒定在4℃。而4℃時,小龍蝦可以安全越冬的。所以,建議在冬季來臨將養殖池塘水位加至1米以上,這也是目前保障小龍蝦安全越冬最有效的方法。
2.人工打洞;由于冬季溫度低,小龍蝦活動能力降低,因此打洞比較困難,即使能勉強打洞,也會消耗較多體能,因此人工制造洞穴是一個好方法。由于洞穴可以起到保溫效果,可以確保小龍蝦安全越冬,自然環境中小龍蝦也是通過進入洞穴這種方式也度過寒冷的冬季。人工打洞操作方案為:沿水面10厘米左右向下打洞穴,洞深50厘米左右,洞口直徑5~8厘米。
3.秸稈堆積;尤其對于蝦稻養殖模式,可利充分利用稻田里的秸稈進行打梱堆放。堆放的秸稈,在水體結冰時由于內部松散的空間也不容易結冰,且秸稈在低溫下腐爛分解自身也會產生一定熱量,有利于小龍蝦安全越冬。當然,保證池塘一定水位還是非常必要的。
4.施用有機肥;作用原理類似于秸稈腐爛。養殖戶可將發酵好的雞糞、豬糞、羊糞等生物肥掩埋在池塘中間及四周泥土里。隨著生物肥的發酵分解,使周邊水溫升高,同時還可以起到肥水作用。
因此對于養殖戶來說,秋冬季節小龍蝦的防凍措施一定不能忽視! 需要注意的是,若水面被長時間冰封,一定要及時破冰!否則小龍蝦會小因長時間缺氧而受傷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