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答案還真不確定。我有認識的同行,有虧的,也有賺的。大家在一起聊天,也會作些交流。也會到養殖地相互幫忙學習。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還是有差別的,也明白為什么人家賺了,自己沒賺。
一、技術、經驗是最大差別
坐在一起交流,很容易就能看出差別來。有經驗的養殖者講的頭頭是道,但又明顯和書本知識有區別。這是他結合實際摸索出來的經驗,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養殖模式,摸索出了自己的路子。所以,他的蝦子大,產量高。產品質量好,就有市場。
二、已建立渠道
先入市的養殖者在積累了經驗,養殖出好蝦后,我們會發現他的蝦不愁賣,總有門路賣出去。這就是市場先機以及銷售渠道建立的事兒了,賣家會先找到他,因為和他熟。再要收購的話,就通過他找到其他人。
這也是我經常說的,搞養殖還是要找個真正能幫到你的師傅帶帶,因為他既可以教授技術,還能分享渠道。當然了,這樣的人可能不多。
三、時機把握最重要
出售時機雖然重要,卻又很難把握。因為它是技術、經驗、運氣的綜合體。就好比現在市場行情不錯,可因為養殖技術原因,別人的蝦都可以上市了,但自己的蝦還沒到規格;當你的蝦可以賣了,價格卻在下坡點上。
四、上游和下游利潤增長大
上游是苗種和飼料,下游是批發和消費市場。小龍蝦養殖產業火熱,最初是體現在消費市場上的。正是“夜宵小王子”身價不斷上漲,才使養殖者有了利潤,養殖的人也就多了起來。養殖的人一多,苗種需求量就大,飼料需求量也增大,苗種和飼料也就隨之漲價了。所以,不亂質量如何,做苗種的飼料的是賺了錢了。
當然,還有批發者,因為他們有的人是市場炒作高手,或者說是生意好手吧。
所以,對于養殖者來說利潤在哪?
一是提高技術,這樣才能縮短養殖周期,盡快上市。
二是節省成本。水電、飼料等,開動腦筋,運用技術,爭取成本最小化。
三是建立渠道,洞悉市場。這有些難,沒有誰能看準,但多了解,多走動,和批發商、終端、上游多聯系,獲取最多信息,總歸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