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淤
對于淤泥太過分厚的池塘,應該盡可能的清淤,減少養殖過程中池塘的負擔,清淤就是最為直截了當的底部改良的方法。
對池塘中過厚和過富營養化的淤泥,不要指望在養殖過程中拼命使用各種各樣微生物就可以分解和同化這些淤泥和淤泥中的有機物。微生物的凈化過程是一個非常耗氧、非常漫長的過程。這個漫長的過程相對于只有100天以下的養殖周期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不要過度清淤,池塘的清淤應盡量保留適量厚度的淤泥不露出生土,并不是越干凈越好。如果一定要完全清淤,也要保留部分老淤泥,在推好池塘后用那些老淤泥覆蓋池底,以保證池底的生產力。
二、曬塘
曬塘會讓淤泥中的有機物質充分分解、充分氧化或者礦化,也是一種最經濟、最有效的改底方法。同時通過曬塘可以殺死寄生蟲卵和消毒,也可以讓原來非常致密的淤泥產生一定微孔,讓微生物有寄生處。充分曬塘還是提高養殖過程中水體溶解氧的一個重要手段。
這種操作的優點是:
1、發揮了生石灰的消毒殺蟲作用。
2、為底泥創造了微孔利于底泥的代謝。
3、在陽光、氧氣作用下,發揮了石灰的改底作用,會明顯的降低淤泥的肥度。
三、做好化學改底
對于底部淤泥太厚又沒有條件清淤、排水條件又馬馬虎虎的池塘,或者一些朋友需要利用冬季養殖泥鰍,根本沒有時間清淤、沒有時間充分曬塘,那可以通過化學方法進行改底。對于這些池塘,在盡可能排水、盡可能的曬塘后,選擇晴天,每畝用塘生態3~6公斤開釋后均勻的噴灑在底泥上,3天后即可以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