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中稻收割后,稻田上水投放蝦種,冬春季注意控制水位,適量施用農家肥。驚蟄過后開始投喂飼料,植物性飼料有麩皮、糠、麥子、菜葉等,動物性飼料有螺螄、蚌及價格相對低廉的白鰱、野雜魚等,攪拌磨碎后投喂。
一是把握好親蝦投放時間和數量。第一年養殖的,畝投種蝦20~25千克,時間不遲;已養殖的稻田,需要留足種蝦或補投種蝦5~10千克;規格盡量在35克/尾以上。二是加強投喂管理。稻田的天然餌料基礎有限,而且小龍蝦食性偏動物性,要想單產達到150千克以上,就一定要投喂,并且要投足投好,葷素搭配。三是輪捕輪放。把握市場行情,適時捕撈上市,自然野生資源豐富的地方,可進行輪捕輪放,提高效益。四是越冬水位管理。冬季一定要保證稻田水位,以利種蝦和蝦苗安全越冬,同時要施用有機肥,培育餌料生物。
水稻收割后,盡快進水,秸稈留20厘米左右,露出水面10厘米左右。9月中旬后,小龍蝦開始打洞,盡量保持水位穩定,到來年的2-3月,氣溫逐漸回升,逐漸加深水位,用水位控制水溫,盡量調節合適的水溫適合小龍蝦的生長需求。
二、稻谷茬的處理
1.集中堆放漚肥。
2.每畝使用秸稈腐熟劑1千克翻耕。
3.加水淹沒稻谷茬后,直接施用生物肥料。
4.將稻草移出稻田。
三、青苔的處理
1.使用纖維分解素類,不傷草莖。
2.草木灰覆蓋。
3.人工撈除。
4.施用生物有機菌肥肥水。
5.用棍等工具將水體攪渾。
四、冬季水質調控
1.用糞鏈菌、地衣桿菌類生物制劑調水。
2.用氨基酸肥肥水。
3.水位隨氣溫調控。
五、肥水的意義
1.培育藻類,利用藻類的光合作用產生溶解氧。
2.降低水體透明度防止青苔的生長。
3.培育輪蟲、枝角類,為蝦苗等提供餌料。
4.創造良好的水體環境,增強體質,預防病蟲害。
5.肥水會讓池塘生物量更大,從而水體更穩。
6.培養藻類為濾食性魚蝦類提供營養餌料。
7.肥水保溫,可以讓池塘養殖動物更好地度過冬季低溫期。
8.下肥可以補充水體營養元素,讓伊樂藻等水草長勢更好。